找到相关内容609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末那

    之作用胜余,具恒审二义,故名意即末那。此意(末那)即,故名意识。此第六同名,诸经论中,恐此滥彼,但名此第七曰意,名彼第六曰意识,故识论之译本,存末那之原语。但虽同名意识,而立名之意义有别。第六为依意之,第七识体即意。第六虽亦思量,而第七则恒审思量,思量义胜,故立意名。第六之思量,不名为意。恒审思量者,恒表无间断,审思表有分别。第六虽审思,有间断而非恒起。第八虽恒起,无分别而非审思。前五...

    黄忏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4848263.html
  • 开卷有益:读林国良教授《成唯识论直解》

    ,而后两缘则解释既然一多互含何以我正看到的是这些而没有看到别的。此境甚深甚深,如第六所对空间和第八为同为异。同则同一相分;异则两个空间的几何关系又怎样。都是问题。  5.十因四缘五果是描述事物的...,但可以用心所来证明。凡夫的前六尤其是第六的二量显现功能很强。那么我们就研究诸心所在前六 中的显现。分析这些显现我们要用到关于八和八关系的那些假设。而当用假设解释心所的显现时,它很合理,我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4949996.html
  •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即眼耳鼻舌身所成的,就好像一个圆镜一样。   “五八六七果因转”,五就是前五,八就是第八,五八就在果上转大圆镜智和成所作智,六七就在因中先转,即第六、第七。   “但用名言无实性”,...为成所作智。转第六为妙观察智。转第七为平等性智。转第八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按以上六十七字,考大藏经刻本,及明刻本,均作小字。惟近刻本误作大字,与坛经原文...

    宣化上人讲

    |智慧|般若|烦恼|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2284233463.html
  • 四依止—佛弟子的学法态度

    第六和第七第六就是要分别,第七就要执我。如果依第六第七当家作主,那就是忍贼作子。所以要依靠智慧。而无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圆镜智,好比一面镜子,可以如实照见世间万象;又如光明朗照,可以看到我们...依法不依人,就是要我们依据佛陀的教法而求「信解行证」,不要因人的优劣而放弃信仰,或只做某一个寺院、某一个僧众的信徒,而置整个佛法于不顾。  (二)依智不依:智指无漏的般若智慧,是指有漏的分别意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0641129.html
  • 闻思修与成佛

    可以从第六着手。为什么不从前五着手呢?因为前五不但没有分别能力,而且还常常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故不从前五上着手。而第六不但能给自己的活动做主,并且还能支配前五的一切活动。所以选第六作为着手点。再说:第六的起心动念一切行相,我们凡情都能知道。虽然它通于三性三量及三境,能够遍缘一切,但我们可以利用它这种活跃的特点,造除它染污的一面,成就它清净的一面。如果第六的染污减少了,清净就增长了,...

    净 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3456534.html
  • 谈修行中的福报问题

    进一步探讨当会知道,众生对我们给他的恩惠与好处,终究会记在第六的名色与第八的种子中而轮回转世,在未来某一生中,相遇缘熟自会回报而成我们的福报。因此,这种福报的意义是我们“把善业的种子寄存在其他众生的第六与第八中”,待缘成熟再回报给我们,使我们有好的果报,这就是第一种福报的本质。   福报的第二种本质是我们自己善业成就的种子保存在自己第六与第八中,在来生中遇缘成熟成就自己的善业。这种情况...

    紫虚居士

    |福报|命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0755294714.html
  • 紫虚居士:以唯识论的观点谈修行中的各种无明

    果又造未来的因,如此周而复始轮回受苦永无休止!以下我们就要讨论这些无明业种的情形。    三、无明的种类   在如来藏中的无明有根本无明与尘沙无明两种,而在第六中的无明称为枝末无明,又称为一念...称一念无明,是众生由一念起多念的原因,形成众生的我执,我障,使众生因有我而贪爱所见所思的各种境界。枝末无明是较粗的无明,较易查觉,它是第六的障碍,使第六不得清净,主要原因是当众生的身体器官接触外界...

    药师山 紫虚居士

    唯识|无明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9/13101129237.html
  • 谈修行中的福报问题

    因缘果报方面来说的。进一步探讨当会知道,众生对我们给他的恩惠与好处,终究会记在第六的名色与第八的种子中而轮回转世,在未来某一生中,相遇缘熟自会回报而成我们的福报。因此,这种福报的意义是我们“把善业的种子寄存在其他众生的第六与第八中”,待缘成熟再回报给我们,使我们有好的果报,这就是第一种福报的本质。   福报的第二种本质是我们自己善业成就的种子保存在自己第六与第八...

    紫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2943525.html
  • 关于福报

    果报方面来说的。进一步探讨当会知道,众生对我们给他的恩惠与好处,终究会记在第六的名色与第八的种子中而轮回转世,在未来某一生中,相遇缘熟自会回报而成我们的福报。因此,这种福报的意义是我们“把善业的种子寄存在其他众生的第六与第八中”,待缘成熟再回报给我们,使我们有好的果报,这就是第一种福报的本质。   福报的第二种本质是我们自己善业成就的种子保存在自己第六与第八中,在来生中遇缘成熟成就自己的...

    紫虚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0145741.html
  • 论五重唯识观

    他起性。中起寻思观初伏所取,起如实智,次伏能取,引发见道初无漏智。果位能观:漏无漏中唯是无漏,三慧之中唯是修慧,加行等三智中是正後二智为自体。  若就八而言,因位能观唯第六第六有十五不共业,其中“审虑所缘”及“能离欲。能起行、总缘,观理趣,入真,能通真谛,俗谛并加行、根本,後得三智,故以第六为能观体。由於地前第六作唯识观,入见道时,第七识亦同时得成无漏,从地前加行说,第六能引第七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647057.html